第326章 连破营寨十处-《隋末,我干翻了十八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确认之后,杨玄感握紧拳头,咬牙说道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恼火又有什么用?

    他太过轻视贼人战力,最终吃亏便是自己,损兵折将还算是好的了。

    此刻让杨玄感最难受的,无疑是自己今日上午才派人送去的战报,那叫一个勇猛异常,一口气攻占反贼十处营寨。

    这当然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,毕竟对于朝廷而言,他们已经沉寂太久了,接连在伍家兄弟面前吃亏,都有点一蹶不振。

    若真能在清河郡找回场子,那也不是什么坏事,完全能够稳住局面。

    这相当于告诫世人,如果没有伍家兄弟的能力就不要搞事,朝廷对付不了的只是伍家兄弟,而不是其他的阿猫阿狗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,还没过去一天。

    杨玄感便败得如此凄惨,在高士达埋伏下几乎就要全军覆没了。

    现在剩下不到一万残兵能敢什么?

    这么大的消息,肯定是隐瞒不了的,因为就算杨玄感不说,也有其他人禀报朝廷,更别说贼人还会借此机会做文章。

    无奈之下,杨玄感只要再写一份战报送去。

    想要靠自己把场子找回来,无异于痴人说梦,如今摆在杨玄感面前的只有一条路,那就是去和尚师徒联合。

    他只是一路兵马而已,尚师徒麾下尚有五万精锐,完全可以一战。

    在前往清风谷前,杨玄感对此十分不屑,他并不想和尚师徒平分战功,而是想要一方独占好处,反正他是不会吃亏的。

    如今再去联合,便相当于居人篱下了。

    杨玄感看着颓然的士卒,最终还是低下了头,除非他想就此撒兵,然后回大兴领罪受罚,否则唯有联合一条路。

    “呼,管不了那么多了。”

    杨玄感吐出一口浊气。

    杨玄感派人送去战报。

    用的是八百里加急的快速通道,信使一路上毫不停歇,马匹都换了几次,方才一口气将战报送到了大兴城。

    为的就是尽快将消息传到。

    古代没有后世那么便捷的信息通道,只能用这种方法完成流通。

    此番又是大捷的好消息,肯定不能耽搁了。

    当消息送到大兴时,已然传得满城皆知,杨玄感领军进剿清河郡反贼,一路上势如破竹,轻连破反贼营寨十处。

    这个消息很快送到皇城。

    杨广自然知道了,他将信使召唤到宫内,一本正经的询问道:“杨玄感当真破获反贼营寨十处?”

    士卒倒是没有含糊,十分坦诚道:“杨玄感作战凶猛,反贼不堪一击,皆不敢偃其锋芒,纷纷败退。”

    听得此言,杨广脸上总算露出笑意,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高兴了。

    毕竟哪怕是杨林,接连两次用兵都是大败,朝廷的威望也是一降再降,如今总算有能够拿出来说道的了,岂不是一件大好事?

    所以杨广毫不吝啬的赞叹道:“杨爱卿真猛将也。”

    实际上在之前,杨广对杨玄感了解并不多,顶多就是知道他是杨素之子。

    这样的好事,岂能一个人独享?

    所以杨广果断召集群臣,他要用这个消息来鼓舞人心,证明自己没有做错,并且在朝廷大军前,清河郡反贼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至于调集边军讨剿南阳、历城之事,他暂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。

    但时间也差不多了,他已然想好自己该如何庆祝。

    纵然伍家兄弟让他头疼了很久,但这些乱臣贼子唯有失败,大隋依旧是大隋,镇压区区反贼轻而易举,不在话下!

    得到杨广命令,群臣快速赶来。

    实际上不少大臣已然得到消息,他们知道清河郡讨贼大胜而归。

    无论各方所想如何,这样的消息确实值得庆贺,毕竟他们的利益有共同点,那就是大隋的存亡,与他们是息息相关。

    若是大隋没了,他们岂不是一无所有。

    在大殿之中。

    杨广的目光扫过,他慷慨激昂的说道:“诸位爱卿,方才朕收到来自清河郡的战报,杨素杨爱卿之子杨玄感,领兵五万剿匪,一路上势如破竹,扬我朝廷之威。

    相信用不了多久,便能平定清河郡叛乱,还我大隋一个太平之世。”

    众人很自觉,没人敢提南阳和历城,他们不敢得罪杨广,这位敢当朝杀人。

    是以,群臣纷纷出言称赞,一片喜色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