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27目睹珍宝船-《隆万盛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看着空旷的大海,殷正茂也有些意兴阑珊,点点头说道:“是啊,这外面也没什么好看的,那我们就.”

    他正说道这里,忽然就听到桅杆上瞭望手大声喊道:“左舷六十度发现夷人海船,和我们相向而行。”

    殷正茂本来都打算回去,听到瞭望手报告,他就知道在他们船队的左后方一点点出现了夷人的海船,于是又站住,眼睛也看向左边东方。

    “大人,那边应该是马尼拉城方向,夷人舰队可能是那里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一个将领急忙对殷正茂解释一句。

    “哦,知道了,马尼拉就是过去吕宋的王城吧。”

    殷正茂看过俞大猷战报,自然对这个城市有所了解,林凤带来的海盗集团就差点把这里打下来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吕宋岛上,西班牙人实力其实并不强大。

    至于为什么京城没有让俞大猷率部占领整个吕宋岛,殷正茂也有所了解,魏广德还是希望和西班牙人做生意的,他们有无数的白银可以向大明支付货款。

    一旦把西班牙人驱逐出了吕宋,天知道这些有银子的主儿还会不会跑大明来做生意。

    就是他们靠近月港的时候,殷正茂就听闻,这帮子夷人不仅大量购买瓷器和丝绸,居然还开始大手笔收购生丝。

    他们的收购举动,整得整个东南的生丝价格都有明显上涨。

    是的,夷人的购买力太强大了,他们手里白银是真的多,像花不完似的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殷正茂不由得想到在京城时听到的一个小道消息,东面有大陆,拥有无数的金矿和银矿,这些夷人就是开发那里的金银来大明做生意的。

    “你们在海上多年,这海外是否真有金山?”

    想到这里,殷正茂忽然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“大人说的金山是”

    那个将领此时正在考虑突然出现在这里的西班牙战舰,所以一下子没明白殷正茂话里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就是那种金子堆成山,像小岛那种,有吗?”

    在京城,一些人依据杂书,以为海外可能真存在这样的金山和银山,自然很是向往。

    “从未听说,不过倭国有金矿和银矿,且大多在海岛上,产量不小,他们就把这些矿山叫做金山和银山。

    只是末将也只是早年听一些海商说过,倒没有亲眼见识过。”

    现在大明朝廷禁止和倭国通商,他就算知道也只能说是听别人说的,还不知道是谁,都是很早年前的事儿了。

    “倭国吗?本官好像也听到过这样的消息。”

    殷正茂对此也很感兴趣,只要是大明官员,就没有人对金银不感兴趣的。

    或许海瑞算一个,至少公开文献没有发现过海瑞有搜刮民财的情况,他只从官府领取俸禄和各种补贴。

    虽然这些补贴,许多都是苛捐杂税摊派所得。

    但相比大部分大明官员肆意搜刮民财,他也算得上这年头少有的清官。

    “四条,左舷夷船四条,其中一条巨大无比,疑似夷人珍宝船。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,瞭望手再次大声喊道。

    听到上面的通报,殷正茂仔细向东方海面搜寻,但是依旧什么也看不到。

    这时候,他几乎都想自己爬上桅杆顶部看看了。

    “珍宝船是什么?”

    听到“珍宝船”三个字,还有“巨大”二字,殷正茂真的想要亲眼看看这什么珍宝船到底有大多,难道比大明的贡船还要大?

    贡船,殷正茂也是在南京看到过的。

    前些年大明派使团出使琉球,贡船沿长江一直驶到南京。

    贡船那巨大的船体,给了殷正茂很深的印象。

    “珍宝船是西班牙人一种超级大船,估计是三四千料的大船。”

    那将领马上介绍道。

    “三四千料?”

    殷正茂惊讶的追问道:‘真有那么大,那不是比贡船还要大一倍。’

    明朝不考虑郑和宝船的话,中后期最大的船就是封舟,也就是殷正茂说的贡船,大约是两千料的海船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正常比率调整计算,大概就是后世排水量五百吨的大船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个数值不一定准,毕竟“料”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量或重量单位,用于衡量船只的大小或载重量,通常一料等于一定容量的谷物或一定重量的货物,但具体数值因时代和技术而异。

    夷人宝船达到三、四千料的话,那岂不是比他看到过那巨大无比的贡船还要大。
    第(2/3)页